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管姚:中国主场外交“关键周”压轴会见金正恩 释放何种信号?


直新闻:中国元首4日晚与朝鲜最高领导人会谈,强调高度重视中朝传统友好,愿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这一立场不会改变,管先生,你对此有何特别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4日从上午到中午,一直持续到晚间,中国元首连续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8场重磅双边会见,而与金正恩的这场会见放在最后,无疑为中国主场外交超级周划上了一个完美句号。


根据新华社刊播的会见电稿,中国元首开场就指出,金正恩总书记来华出席纪念活动,体现了朝方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意志,也为中朝两党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对此重要契机,中方同样高度重视,这从一系列外交礼宾细节中,就可充分见证:金正恩率领的朝鲜代表团一行乘坐专列抵京,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在车站迎接。在受邀观摩大阅兵的26国领导人中,金正恩可能是最年轻的一位,他在天安门上的观礼位置,就在中国元首身侧。新华社电稿披露,4日晚在会见后,还特别安排了小范围茶叙和宴请。这也被国际媒体广泛关注。韩国《朝鲜日报》报道指出,在多边场合中方为外国领导人安排单独晚宴,这通常被认为是最高礼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分析指出,在受邀来京的外国领导人中,惟有金正恩与普京同获茶叙礼遇,克里姆林宫与朝中社都发布了领导人茶叙照,有眼尖媒体对照认定,茶叙地点在钓鱼台国宾馆同一处场所。


中方着力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的中方立场,没有任何改变,中国愿同朝鲜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这无疑为中朝关系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就朝方核心关切即半岛问题,中方强调,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愿继续同朝加强协调,尽力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应该说,中朝关系保持稳定,这将成为半岛和平稳定的有力推手。我注意到,朝方在回应时也有近似表述,强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不断深化和发展朝中关系是朝方坚定意愿。我认为,中朝领导人同就国际形势明确表态,也是在回应外部关切,作出相关澄清:外部形势决不会成为影响乃至塑造中朝关系的关键变量。



直新闻:对朝鲜领导人这次北京行程,外部世界同样高度关注,这又意味着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纽约时报》5日的报道标题说,朝鲜领导人带着巨大外交胜利离开北京,美报称之为“Big Diplomatic Wins”。众所周知,朝鲜过往因核导研发推进,受到联合国以及美西方国家制裁,一定程度上处于外交孤立状态,金正恩自就任最高领导人以来,迄今乘专列仅正式外访过中国与俄罗斯,此前乘中方提供专机飞新加坡以及乘专列赴越南,都是为参加“特金会”。所以,这次金正恩受邀登上天安门,和其他领导人互动,其实是朝鲜领导人首次亮相国际多边会。


就此而言,北京为朝方提供了一个最佳最便利的外交舞台,英国《金融时报》说,“金正恩与中俄等多国领导人共同登上天安门,堪称金正恩的外交胜利时刻。”


3日在观礼后,金正恩上了普京的专车,还与普京长谈两个半小时。朝方强调要全力维护俄朝“兄弟关系”,鉴于此前朝鲜曾出兵1.5万人进入俄罗斯,朝俄军事同盟关系由此全面升温。


当然,美西方基于阵营与制度对抗的霸权逻辑,对中俄朝扣下所谓“反美同盟”的帽子,甚至欧盟外事专员卡拉斯还诬蔑所谓“专制同盟”。对此,中方已进行了强力驳斥,我此前也曾评论,斯洛伐克总理受邀登上天安门,这一姿态本身,就是对卡拉斯谬论的一票否决。


也要指出,金正恩来华引发的国际舆论关注,很大程度上出于对半岛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投射。特朗普上周在白宫会见来访的韩国总统李在明,也念念不忘声称愿再会金正恩。那么,“特金会”还有续演可能吗?李在明当天离开白宫后,受邀前往华盛顿智库CSIS发表演说,强调仍把半岛无核化作为首要目标,这在现实层面如何推进,恐怕也会是决定半岛局势未来走向乃至和平稳定的又一重关键。



作者丨管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