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潮闻小记者 | 始丰溪畔三代人的接力

潮新闻客户端 潮客 天台县湖滨小学小记者站

天台县湖滨小学六(6)班 周紫依

爷爷的相册里藏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浑浊的始丰溪边,他赤脚踩着泥滩,身后的瓦窑革命历史纪念馆还只是几间土房。

爷爷说,那是他的少年时代,欢岙游击队在芦苇荡传递情报时,他总在岸边放哨。“那时的溪水是苦的,可心里有火种——无数烈士教会我们,守护家园是少年的担当。”

爸爸的少年记忆定格在上世纪90年代的始丰溪大桥。他蹬着三轮车,载满天台山蜜橘穿梭于桥头巷尾。“大桥通车那天,全县人欢呼雀跃!”爸爸总感慨,“从泥路到柏油路,从酸橘子到‘共富金果’,我们这代人用汗水浇灌家乡的春天。”

而我的少年故事,写在2025年的始丰溪湿地公园。作为湖滨小学“红领巾河长”,我和队员们在碧波荡漾的河岸检测水质、制作护鸟标牌。去年夏天,我们设计的“智能垃圾桶”在县科创赛获奖,如今已立在湿地公园入口。当游客观赏着白鹭掠过隋塔倒影,我总骄傲地指向岸边石碑:“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答卷!”

爷爷的“火种”,爸爸的“汗水”,我的“智慧”,在三代人手中接力奔跑。当平桥镇的茶农阿姨通过直播把云雾茶卖向全国,当瓦窑纪念馆的“红领巾讲解员”用双语讲述天台党史,我忽然读懂习爷爷的话:“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我的书桌前贴着两张地图:一张是《天台革命足迹图》,标记着石瑞班旧址、烈士故居;另一张是《未来天台畅想图》,画着我和队员们设计的“环始丰溪生态走廊”。从烽火岁月到绿色家园,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红领巾的信仰从未褪色。

指导老师:邱丽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