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堂思政课 红色基因传|长征路上看四川·阿坝行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摄影报道

7月22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阿坝行启动。当日下午,由媒体记者、专家学者、青少年学生、文艺工作者和志愿者代表组成的“五支队伍”走进松潘县中学,与同学们一起聆听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

思政课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学演播厅内,“国家队”歌手演唱的歌曲《长征》慷慨激昂。这首以毛主席七律《长征》为词谱曲的作品,拉开了本堂思政课的序幕。

红军长征从1935年4月进入松潘,党中央在松潘留驻长达16个月,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毛儿盖、沙窝会议,作出了北上抗日的正确决策。在物资极度匮乏的特殊时刻,松潘各族儿女以牦牛、粮食支援红军,红色土司安登榜在筹粮路上献出宝贵生命,“木板借条、牦牛革命”长久流传。在松潘,红军历经上百场战斗,3次穿越“死亡陷阱”松潘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人类生存极限,用生命铺就“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航道,在松潘这片热土上播撒下革命火种。

同学回答问题

课堂上,授课老师为同学们和与会人员讲解了长征精神并提出问题“我们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我觉得是不怕困难。”一名女同学率先举手回答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做到踏实努力。”另一名同学回答。

对于同学们的答案,授课老师一一点评并鼓励大家。在思考和讨论中,同学们对长征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据悉,为传承红色基因,松潘县教育局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红色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全县20所中小学校依托临近的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园等本地红色资源,常态化组织清明祭扫、七一主题教育等活动。川主寺镇第一小学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毛尔盖九年一贯制学校打造“红色长征故事讲堂”,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活动中,各中小学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读书、“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等系列活动,组织师生赴红军长征纪念总碑、沙窝会议会址、踏坪山战斗遗址等地开展研学实践,学生通过模拟长征路徒步、听红色故事等形式,切身感受革命历史。

松潘县教育局组织编写《红色松潘小故事》,各学科教师深入挖掘红色元素,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松潘县将继续加强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推动跨区域红色研学活动开展,让更多学生在红色文化浸润中成长。

阿坝州教育局副局长徐翔介绍,阿坝州依托当地富集的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红色思政+民族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思政课品牌。目前,阿坝州已有6节融合长征精神、非遗传承等特色文化内涵的思政课荣获省级精品课称号。

课堂上

此外,阿坝州充分整合长征精神纪念馆、非遗传习所、民族团结示范村等本土资源,精心规划了“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路线。通过开展“万名青少年重走长征路”“藏羌文化研学”等特色活动,吸引了8.7万名学生参与,有效促进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