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记者 宋雪)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自2022年实施以来,全国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依法依规开展失信主体认定与管理工作,有效维护了旅游市场秩序。为进一步加强诚实守信的价值引导,提高旅游市场诚信水平,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更好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文化和旅游部现选取一批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典型失信行为予以公布。
7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在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强迫购物等现象,既是违法违规问题,也体现出个别经营者诚信缺失、旅游领域诚信建设还有待加强。
截至6月30日,全国共认定文化和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667个、轻微失信主体98个,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文旅市场通APP依法及时进行了公示,并与信用中国网站、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信息共享。
这次,文化和旅游部从严重失信主体违法违规行为中整理出一批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游客权益、造成不良影响的典型失信行为进行发布,就是要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加大对严重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加强和普及诚信教育,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让信用进一步成为引导规范旅游市场经营活动的无形“指挥棒”。对失信主体而言,不仅要面临行政处罚或是刑事处罚,其机构的商誉、主要负责人的个人信誉也要接受社会公众的负面评价。对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服务过程中,要避开信用不佳的商家、选择诚信经营的放心商家。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体系与行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高度融合,更好赋能高效能治理、助力高质量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