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扫描正品邮票,正规印务公司印刷“邮票”图案,“黑作坊”补印面值等字样……就这样,一套假邮票生产出来了,被犯罪分子以远低于真邮票市场价的价格出售。
近日,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协同省邮政分公司、邮政管理部门,“全链条”侦破一起特大伪造邮票诈骗案件,累计查扣伪造邮票19万余枚,涉案金额超6000万元。
一次例行检查 挖出犯罪链条
去年10月16日,省邮政分公司邮政业务部邮票鉴定专家,接到武汉市邮政分公司打来的电话,称在网点发现了一批客户自贴邮票的高资费国际包裹,请求协助开展鉴定。
此前,武汉市邮政分公司业务视检人员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某网点收寄的19件国际包裹尺寸超限。省、市邮政管理局、邮政分公司赶赴天河机场国际邮件互换局,现场查扣该批国际包裹。经邮政专班人员初步鉴定,贴用的2600余枚《屈原》小型张疑似为假邮票。后经送交集团公司邮政业务部权威鉴定,确定其为假邮票。
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民警对假邮票进行检查。
11月1日,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接到报案,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深挖研判。
11月5日,机场公安局专案组在武汉市黄陂区将寄件人刘某某、徐某某抓获。两人对“知假用假”行为供认不讳,并供出其上线魏某、邵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
侦查民警在调查中发现,此案嫌疑人均为外省某国际货运公司成员,已形成一个层级清晰、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该团伙常年流窜于全国各地,通过“真假混用”的方式,有组织、有预谋地大批量贴票寄递国际包裹。
11月6日,民警联合邮政部门鉴定专家赶赴外省抓获魏某、邵某;8日,顺藤摸瓜抓获向魏某贩售假邮票的嫌疑人冯某;12日,赶赴外省抓获与冯某密切往来、存在重大作案嫌疑的陶某某、洪某某(系陶某某妻子),在某印刷公司内,查获19张伪造邮票印刷底版。经邮政方面鉴定,现场查获的样片与10月15日武汉查获的特征基本一致,判定为同一来源。
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现场查获的各类假邮票。
经陶某某供述,其印制假邮票的合伙人为罗某某。6月6日,专案组在外省将罗某某抓获;其后,抓获同伙陈某某。
至此,一个“伪造、倒卖、利用假邮票实施诈骗”的犯罪链条被全部摧毁。
一个造假念头 形成隐蔽生产线
“原本我只是一名集邮爱好者,在利益驱使下,逐渐萌生出造假邮票的念头……”该案中贩售假邮票的嫌疑人冯某说。
很快,冯某找到嫌疑人陶某某,决定由陶某某负责假邮票的制作及把控质量问题,他则负责提供仿制邮票的样本和假邮票的销售。
目标明确后,陶某某找到技术人员罗某某,负责将正品邮票电子扫描分色。为掩人耳目,陶某某找到一家正规经营的印务公司,将印刷等业务交给该公司,并将邮票上印制“中国邮政”及价格的字样去掉,谎称其印制大量“贴画”。最后,由另一名“黑作坊”老板陈某某印制面值等字样。
一个“一分为三”的假邮票生产线就此产生,而每一道工序都互不相识,制假流程低调隐蔽。
与此同时,冯某将假邮票上架在其自营的电商平台店铺,以远低于真票面值的价格出售。为避免在公司留下过多证据,他使用朋友的实名微信号联络买家,收到的款项也分多次转账至其个人账户。
每一笔订单生产完成后,陶某某都会尽快将印好的假邮票寄给冯某,除了外省某国际货运公司这家“大客户”,其店里的货品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向29个省(区、市)的买家。
循线锁迹追踪 捣毁制售假窝
此案侦办过程中,办案民警从交易信息入手,梳理出近百条异常交易记录,发现这些假邮票在不同平台分散销售。
通过分析,民警追踪到多笔款项汇入外省多个不同的账户,资金流向错综复杂。从刘某某的电脑上,民警获取了大量售假地、运输路线等关键信息。掌握线索后,专案组经过周密部署,立即赶赴外省展开跨省侦查。
其间,专案组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专业知识鸿沟。邮票领域的专业鉴定涉及纸张测定、油墨化学分析、防伪暗记识别等细分领域,需要专业支撑。
民警连夜组建“专家后援团”,联合省邮政分公司专家,通过使用40倍显微放大镜检测、对比原票影写版印刷工艺等鉴别手段,在专业知识与科技设备的双重加持下,才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
最终,横跨多省的制售假邮票犯罪链条被彻底斩断,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查获伪造各类邮票1000余万枚,伪造邮票票面金额预计达6000余万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沈佩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