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构建“大中小一体化”法治教育新场景

来源:【掌上青岛】

5月2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携手衡山路小学走进薛家岛(少年)法庭,以“预防校园欺凌·守护青春成长”为主题,通过“沉浸式体验+跨学段协作”,开展了一场贯穿学段、融合课堂、联动法庭社区家庭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共同探索法治教育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新路径。

法校家社协同,多方位构建法治宣传新场景

本次活动紧扣“大中小一体化”理念,创新构建了法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大学生将“自首的认定”“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等专业知识转化为模拟法庭剧本,带领小学生们体验法律案件审理全流程;薛家岛(少年)法庭开放真实审判场所,法官现场指导庭审程序规范并进行法律知识答疑;49名小学生沉浸式体验庭审流程,参与案件讨论,内化法治素养;家长代表同步进行案件学习,强化家长监督意识,营造良好社区法治氛围。这种法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打破学段壁垒、贯通教育场景的创新实践,助力青少年法治教育。

(学生们模拟法庭剧本 单雅轩摄)

情理法诉融合,多维度营造法治教育新体验

本次模拟法庭以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件为蓝本,通过沉浸式剧本演绎与规范化程序还原,构建起情理法诉交融的法治教育场景。庭审过程中,法律逻辑与人性关怀交织,程序正义与情感共鸣共振,形成多维度法治教育新范式。对未成年人犯罪法庭教育环节的真实演绎,既体现了法律的威严性,又让在场的学生和家长体会到了司法的人文温度。这种角色代入、程序实践、社会思辨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模式,一方面能够使参与者学习专业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使其深刻体悟到其中情理与法理的交织,真正做到了情理法诉相融合,明晰了法治教育从知识传递向价值塑造的转型路径。

(模拟法庭现场 单雅轩摄)

一二课堂共生,多路径实现法治实践新跨越

活动深度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以“学术实践赋能法治认知、社会实践激活法治信仰”为主线,打造了知行合一的法治教育新场景。

(学生们回答问题 单雅轩摄)

第一课堂层面,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完成了对法律知识的输入与积累。第二课堂层面,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进一步实现了法律知识的应用与输出。法学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还原一起真实校园欺凌案件引发的庭审全过程,让“课本中的法”变为“行动中的法”,提升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及犯罪预防意识。在互动问答环节,法官引导小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求解”,大大调动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活动结束后,家长代表反馈此次活动有利于实现法治教育从知识积累到价值认同的跨越发展。

(学生们积极参加互动问答环节 单雅轩摄)

(合影留念 单雅轩摄)

这场“有温度、有梯度、有深度”的活动,既是黄岛法院薛家岛(少年)法庭进行的普法教育的创新尝试,也是学校“大中小一体化”理念在基层的生动注解。小学生触摸法徽时眼中的光亮、大学生设计教案时的专业投入、家长记录活动时的频频点头,共同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图景——让每个孩子都在规则守护下向阳生长,让法治信仰在一体化育人中代代传承。(通讯员:王建侨 赵延升 郑雨柔)

本文来自【掌上青岛】,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