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张特殊的毕业照感动了不少网友。照片拍摄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总医院前的空地上,主角是仪陇中学初三某班的全体师生。在同学们组成的队列中间,有一张病床,上面坐着一位戴着氧气罩的男孩。
男孩姓任,去年被诊断出患有恶性肿瘤,随即休学接受治疗。最近,任同学病情恶化,生命进入倒计时。班主任在与其家长沟通时,了解到任同学希望能再见到班里的同学和老师。于是,征得校领导同意后,5月17日,该班60多位学生到医院看望任同学并一起拍下了合影。就在拍照的第二天,未满16岁的任同学不幸因病去世。
正是花季的生命未能等来奇迹,令人悲痛。幸好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任同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回到”班级中见到了老师和同学、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关心,留下了珍贵的毕业照。拥有如此经历,相信任同学离开时也会少一些遗憾。
这张珍贵的毕业照,对班里其他同学而言,同样是特殊的一课。在中考前的复习备考冲刺阶段,班主任和学校领导依然积极组织学生去医院看望任同学,这无疑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在学习、分数之外,还有更多宝贵的东西值得去感受,去珍视,去坚守。
成才先成人,立人先立德。在许多学校的校规、校训中,都有类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表述。在帮助任同学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上述学校的老师不仅向学生具象化诠释了这些字眼的含义,还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了更深刻的人文教育,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做有温度的人,如何尊重每一个个体。
有网友说,这张照片是最好的德育教育。的确,优秀的品德往往不是说教的产物,而是在点滴日常中逐渐涵养起来的。将视野放大了看,从有的地方全班同学轮流帮助生病或受伤的同学上下楼,到一些学校协助学生安置流浪小动物,桩桩件件生活里的鲜活教材,无不令孩子们在一次次切身体验中收获成长,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
毕业季是告别的时刻,但对上述班级的学生来说,与任同学的告别却是“后会无期”的。当青春与死亡意外相遇,其实也于不经意间开启了一次生命教育。
亲身经历曾经一起学习、生活的同窗离世,对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而言可能是第一次。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会让他们震惊、疑惑甚至恐惧,但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相信有老师、家长及时、正确的引导,近距离面对死亡的不安,或将能够转化为对生命的思考,进而让学生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与价值,以敬畏、珍惜的态度面对生命。
据班主任介绍,去看望任同学是自愿参加,但全班学生无一缺席,穿上校服、提上板凳,步行到了距离学校两公里的医院。正如任同学家长所说:“他们没有遗忘,也没有嫌弃我的孩子。”
从这个角度看,这张“一个都没少”的毕业照,何尝不是60多个孩子交出的一份特殊的毕业答卷——以对病重同学的牵挂与陪伴书写出了纯粹的情谊、温暖的善意、美好的人性。当“每个灵魂都被看见”,当集体生活中拥有一段如此难忘的回忆,这些将会成为孩子们的精神灯塔,在成长过程中为其照亮前路、赋予力量。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罗筱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