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百分之十三点九
物流成本“瘦身” 企业“轻装快跑”
7月3日,在河北润沃智慧物流产业园极兔速递分拨中心,自动化分拣设备正在工作。 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摄
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级各有关部门聚焦加快建设物流强省,扎实开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全省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上半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1503.3亿元,同比增长5.0%;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3.9%,比2024年全年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已降至13.9元。”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全省物流成本持续下降,不仅体现了供应链协同效率的显著提升,更直接转化为企业经营的“减负红包”,进一步凸显了我省物流成本竞争优势。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2025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要点,省商务厅出台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廊坊市、唐山市、保定市等地结合实际出台实施方案或工作举措,形成省市两级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政策体系。
政策推动之下,交通领域率先发力,成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骨干支撑。
调结构、优方式,运输效能持续提升。我省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全省重点监测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86.5%,较年初提高1.5个百分点。多式联运发展迅猛,截至6月底,全省累计开通公铁、海铁等多式联运线路98条,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66.07万标箱,同比增长93.58%。
优布局、建网络,物流通道更加顺畅。水路方面,上半年全省新增内陆无水港10个、内贸航线5条,无水港、内贸航线分别达到118个、72条;陆路方面,全省首单国际公路运输货物从曹妃甸发往满洲里口岸运输出境;航空方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至法国巴黎瓦特里机场全货机包机执飞11班,总货量498.5吨,运输时间由5至7天缩短到2至3天,每公斤节省物流成本2至3元。
制度性成本降低取得重要进展。今年以来,我省继续落实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和差异化收费政策,截至6月底,全省减免货车通行费16.24亿元。开展内外贸同船运输,煤炭、集装箱、钢材等装卸费用保持环渤海港口最低水平。1至6月,采用“直提”“直装”方式服务外贸进出口企业219家,货值14.58亿美元。
数字化转型为行业带来深刻变革。截至6月底,全省网络货运企业整合车辆19.66万辆,较年初增长28.49%,等货时间和空载率大幅降低。全省无人投递车数量增至76辆,无人驿站超400家,快件从分拣到装车最快10分钟。新增新能源重型营运货车4578辆,总量达35130辆,保有量居全国首位。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