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7月25日,由江苏省航空产业协会、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南京人才集团)联合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举办的2025年中级技术经理人(航空航天专场)培训班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
作为江苏首次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开展的行业型技术经理人培训,本次活动采用“技术经理人专项培训+航空航天产业公开课”双轨模式。通过严苛报名筛选,最终近70位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专业学员入选培训班,接受为期3天的系统化训练。首日航空航天产业公开课更辐射至140余名从业者齐聚现场,包括省内外航空航天企业、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会场人气高涨,折射出航空航天产业对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据悉,考核合格者将首次同时获颁《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中级技术经纪人结业证书》及《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特邀技术经纪人聘书》。
本次培训中,江苏省航空产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联动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在航空航天课程设计、师资组织、学员遴选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确保培训聚焦实战、精准赋能。本次培训课程体系以“前沿洞察—实战赋能—成果转化”为核心脉络,深度融合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时代命题。聚焦 “全球航空产业新秩序”“航天科技成果转化”等宏观战略,与 “适航管理”“技术作价入股”“基金运营”等实操模块双轨并行,形成从理论认知到业务落地的完整链条。培训期间,协会还组织学员实地参访了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引导大家深入一线了解低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政策环境,强化实务认知,拓展转化视野。
政产学研联动构建航空航天转化生态圈
开班仪式上,东南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南京人才集团总经理李志来表示,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始终以“培养技术转移尖兵、激活成果转化动能”为己任,为学员构建贯穿成长全周期的“技术转移生态服务圈”。未来,南京人才集团将持续整合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搭建长期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学员与企业技术需求方、高校科研团队、投资机构的深度链接,真正让技术经理人从“培训结业者”成长为“成果转化操盘手”,为航空航天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持续动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刘佳介绍,南信大始终紧扣教育部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战略定位,以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为牵头单位,统筹全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职能,积极推进校内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改革,使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技术经理人实训的“实践场”、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创新创业的“策源地”,形成了“从概念验证到市场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中航工业南京机电高级专务胡冬林做开班动员。他强调,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亟需一支“懂技术、懂市场、会撮合”的高素质技术转移专业队伍。他指出,南京机电将与江苏省航空产业协会一道,积极开放资源、共建生态,为像本次培训班学员这样具备“复合能力”的技术经理人提供支撑,助力航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南信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望表示这次培训以航空航天产业方向为试点,为行业型技术经理人孵化提供了有益实践。南信大将积极开放空天信息及低空保障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并广泛招募兼职技术经理人,为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成果提供体系化的成果转化服务,鼓励技术经理人成为优秀项目的“科创合伙人”。
撰稿人: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