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的夏天,不只是你热得难受,家里的药品也可能早已“罢工”了!变质、失效,甚至中毒……这篇文章告诉你,哪些药怕热、哪些药不能放冰箱,还有你可能天天都在犯的储药误区。
为什么夏天药品更容易“变质”?
夏天一到,高温(30℃+)+高湿(湿度80%+),简直就是药品保存的“天敌”。很多药物其实都是热敏感型或吸湿性的,比如:
温度过高→ 药物成分被破坏,疗效下降
湿度过大→ 药片受潮、发霉、甚至化学反应
阳光直晒→ 光敏感药物分解或氧化变色
你吃进去的可能早就不是“有效药”,而是“劣变品”了!
哪些药怕热?这些药夏天最容易失效!
冰箱≠保险箱!这几类药别随便放冰箱
很多人以为“药怕热=放冰箱”,其实很多药放冰箱反而坏得更快!
❌ 以下是不能随便冷藏的药
⚠ 抗生素干粉(如头 孢克肟颗粒)未配 液前不能冷藏
⚠ 中成药丸、片剂(如六味地黄丸)怕受潮
⚠ 糖衣片(如复合维生素) 冷藏后可能受潮开裂
⚠ 明胶胶囊(如氯雷他定) 低温可能破裂或变形
✅ 正确做法:看说明书+防潮密封+常温避光保存
家庭药品保存的4个黄金规则
避高温:温度 <25℃,远离灶台、阳光直射处
防潮湿:勿放浴室、厨房,干燥剂+密封袋可加持
按说明书存放:说明“冷藏”才放冰箱,“常温”就别多事
定期清查:每季检查1次,过期药坚决丢!
常见药品保存误区一览表
儿童用药保存要点
儿童常用药多为糖浆、滴剂、栓剂等“娇贵剂型”,更易受高温影响:
糖浆/滴剂:含糖高,易发酵,开封后冷藏,建议1个月内用完。
退热贴/栓剂:高温易软化失效,应冷藏保存。
儿童药物包装:原包装保存,避免儿童误食,远离阳光和潮湿。
温馨提示:每次用药前先看保质期和说明,已开封但“印象中好像没用过”的药要慎用!
夏季中药的特殊处理方式
中成药口服液:含糖/酒精,易发酵,建议避光常温或冷藏保存,7-14天内服完。
丸剂、片剂:易吸潮发霉,应干燥剂+密封袋保存,切勿放冰箱。
中药汤剂:煎好后冷藏保存,24小时内服用,最多不超过48小时。
夏季家庭药品存放清单(建议准备)
密封干燥药盒/收纳箱
医用干燥剂/吸湿珠
标签记录开封时间、保存位置
温湿度计(如条件允许)
实用小技巧:
✅ 外出带药可用冰袋+保温袋短时保存(如胰岛素)
✅ 给药品标记开封日期,养成定期清查习惯
暴晒后药品的自检标准
看外观:变色、混浊、斑点、鼓胀均属异常
闻气味:酸味、酒精味、霉味建议弃用
查包装:封口破损、软化变形不建议使用
不确定时:请咨询药师或就近药店确认
过期药品的安全处置方式
固体药:捣碎,与茶叶渣/咖啡渣混合封袋丢弃
液体药:倒入密封袋,加入纸巾或猫砂后丢弃
注射器/笔头:利器盒封装或交由药店/社区回收
⚠ 切勿倒入马桶/水池,以免污染水源
温馨提醒:
夏天药也“怕热”,错放一招满盘皆输。不怕吃错药,就怕你吃的“根本没效果”,甚至已变质。把这篇保存指南分享给家人,让你的药箱也安然过夏!
来源:科普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