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棵菜”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近年来,寿光市立足农业资源优势,从“一棵菜”发力,以“全链条”思维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做优特色农业、做实项目支撑、做活农旅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齐头并进的共富之路。
聚焦科技赋能 创新引领致富路
走进纪都现代农业共富产业园,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农业“未来世界”。鱼菜共生系统里,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欢快游弋,蔬菜在上方的栽培架上郁郁葱葱生长,通过巧妙的生态循环设计,鱼的排泄物转化为蔬菜生长的养分,而蔬菜净化后的水又成为鱼儿的生活环境,实现了“鱼肥菜壮”的双赢局面。园区依托物联网、区块链、5G等前沿技术,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进行精准调控,为作物营造出理想的生长环境,让园区内一年四季都生机勃勃。
▲纪都现代农业共富产业园
在这样的高端示范园区带动下,寿光蔬菜大棚已迭代升级到第七代。自动温控系统能根据棚内温度变化,自动调节通风口和保温帘,确保蔬菜始终处于适宜的生长温度;智能雾化设备可根据土壤湿度和蔬菜需水量,精准喷洒水雾,既保证了水分供应,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这些装备已成为寿光蔬菜大棚的“标配”。目前,寿光蔬菜大棚物联网应用率超过85%,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一倍以上。曾经传统的蔬菜大棚摇身一变成为高效生产的“绿色车间”,蔬菜园区也升级为现代化的“绿色工厂”。
聚焦产业融合 打造发展新引擎
在田柳镇,万亩富硒土地成为了“金土地”。近年来,该镇狠抓富硒果蔬品质和市场运作,先后注册了“硒柿珍品”“田柳硒菜”等品牌,为农产品赋予了更高的附加值。
▲田柳镇富硒数字农业园区
走进田柳镇的电商综合服务中心,一派繁忙景象。主播们对着镜头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富硒蔬菜的营养价值和独特口感,工作人员在一旁紧张有序地打包、发货。通过电商直播渠道,田柳镇富硒蔬菜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有力推动了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田柳镇电商综合服务中心
一个个直播间、一条条快递线路,将寿光蔬菜的品牌影响力传递到了全国各地。寿光以蔬菜产业为核心,在电商直播、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塑强销售链。目前,寿光每年通过线上渠道供应全国30余个省份约50万吨蔬菜,形成“小农户”抢占“大市场”和“小产品”带动“大产业”的良好局面。2024年,寿光农产品网零额突破7.3亿元。
聚焦党建引领 共筑富裕新家园
在羊口镇庄子新村,党建引领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羊口镇庄子示范片区
庄子新村党委依托山东紫葚生态农庄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神农葚果加工共富工坊。走进工坊,阵阵桑葚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工人们熟练地将采摘来的桑葚进行清洗、榨汁、烘干等加工操作,制作出桑葚酒等一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工坊围绕桑葚进行全链条精深产品加工,带动联建村内妇女、低收入群众等200余人就业,助力集体经济增收60多万元,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的双赢共富之路。
在寿光,深入实施的“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工程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寿光已有16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寿光也因此被评为“全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
不仅如此,寿光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雄安新区、重庆开州、新疆喀什、西藏白朗等30多个地区开展联建。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活跃在全国各地,将寿光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大江南北,全国新建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同时,寿光还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300多个种植园区,让“寿光模式”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绽放光彩。
▲寿光农控集团与重庆开州合作建设的
鲁渝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蔬菜产业基地
▲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与西藏白朗合作建设的
七彩庄园现代农业园区
蔬果挂满枝头,群众更有奔头。下步,寿光将充分发挥千亿级设施蔬菜产业集群优势,持续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拓展融合发展路径,加快绘就一幅幅农业更加兴旺、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寿光日报》